2014年5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貝樂花都幼兒園參加北京蒙特梭利早期教育協(xié)會舉辦的3-6歲蒙特梭利教育中級班
發(fā)布時間:
2014
-
05
-
04
瀏覽次數(shù):27
很多媽媽還停留在畫畫是給孩子一種特長教育的階段,其實畫畫是另一種語言的表達,對孩子的思維開拓有很多好處。 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“開工” 在日常生活中,動手能力主要開發(fā)的是人的左半腦,思考畫什么,怎么畫,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,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(fā)。 在繪畫的時候,孩子無意間培養(yǎng)了對顏色、形狀、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,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(fā)很有益處。 所以說,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。在不斷繪畫創(chuàng)作的過程中,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。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,靈感一觸即發(fā),左右大腦同時“開工”。 記憶力更好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“藝術感”可言的繪畫,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“信手涂鴉”,這無可厚非,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,那樣就說不上“想象”了,如蘋果,因為“模仿”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(chuàng)造。但是這并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,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里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。在他們看來,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、一個人物形象,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、幾棵樹,如果我們細心觀察,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“無意識記憶”喔!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里的記憶翻找出來,然后以“稚嫩”“天真”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。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,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(chuàng)作性是最高的,幾乎能等同于繪畫大師。他們的繪畫內(nèi)容并不是虛無的,是對現(xiàn)實的一種記憶恢復,只是表現(xiàn)方式不是我們...
發(fā)布時間:
2023
-
05
-
24
瀏覽次數(shù):91
這里為父母羅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種表現(xiàn),千萬別忽視這些表現(xiàn),因為,它們正是孩子發(fā)揮潛在智能的體現(xiàn)??炜纯茨慵覍氊愒谀姆矫孀儸F(xiàn)突出!這里為父母羅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種表現(xiàn),千萬別忽視這些表現(xiàn),因為,它們正是孩子發(fā)揮潛在智能的體現(xiàn):1)善于用語言描述所聽到的各種聲響;2)常給孩子朗讀的故事,要是你更換了里面的某個詞,孩子就會說讀錯了,并加以糾正;3)喜歡對人講故事,而且講得繪聲繪色;4)喜歡提些怪問題,如人為什么不會飛等等;5)喜歡把玩具分門別類,按大小或顏色放在一起;6)喜歡伴隨樂器的彈奏唱歌;7)喜歡傾聽各種樂器發(fā)出的聲響,并能根據(jù)聲響準確地判斷出是什么樂器;8)能準確地記憶詩歌和電視里經(jīng)常播放的樂曲;9)善于辨別方向,極少迷路;10)乘車時,對經(jīng)過的站名或路標記得清清楚楚,并向你提起什么時候曾經(jīng)來過這個地方;11)喜歡東寫西畫,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;12)喜歡自己動手,很多東西都一學就會;13)特別喜歡模仿戲劇或電影人物的動作或?qū)Π祝?4)善于體察父母的心情,領會父母的憂與樂;15)落落大方,動作優(yōu)雅懂禮貌;16)看見生人時會說“他好像某某人”之類的話;17)善于把行為和感情聯(lián)系起來,如說:“我生氣了才這樣干的?!?8)善于判斷該做什么、不該做什么。19)善于辨別出物體之間的微小差異。20)喜歡擺弄花草、逗弄小動物。分析:如果第1、2、3條表現(xiàn)突出,孩子可能具有語言...
發(fā)布時間:
2023
-
05
-
24
瀏覽次數(shù):37
2015年2月25日北京市青苗幼兒園參加北京蒙特梭利早期教育協(xié)會舉辦的3-6歲蒙特梭利教育中級班
發(fā)布時間:
2015
-
02
-
26
瀏覽次數(shù):37
“大人所認為的自私,對于孩子來講是不公平的?!焙⒆舆@種“自私”的表現(xiàn)只是自我意識比較強,家長不應該打壓,而應該理解,并加以引導。 兩個同齡孩子一起玩,因為一個玩具爭執(zhí)起來,大人此時很輕易就會責怪孩子,你怎么這樣,不懂分享,那么自私?!按笕怂J為的自私,對于孩子來講是不公平的。”北京西城區(qū)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市級講師邵娟表示,孩子這種“自私”的表現(xiàn)只是自我意識比較強,家長不應該打壓,而應該理解,并加以引導。 自私是通過損害別人而滿足自身的利益,孩子不愿意讓出自己心愛的玩具只能算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正常表現(xiàn),即對自己的物品有一定分配權和使用權,便產(chǎn)生為什么一定分享的觀念。邵娟提醒家長,自私和自我之間涇渭分明,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說孩子自私之類的話,“教兩歲的孩子分享太早了”,一般來說,孩子過了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,到了小學、初中,自然會學會分享。 但不輕易批評并不是放任不管。作為一個媽媽,邵娟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:女兒不愿意將玩具給小妹妹玩,女兒最后坦白說,并不是不想給,但這是媽媽為自己買的新玩具。邵娟表示,遇到這種情況,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應該是馬上制止孩子,更不要強迫孩子拿出自己心愛的玩具,而是循序漸進的引導,“可以引導孩子通過和小伙伴交換玩具達成分享的目的,也可以等孩子對玩具的新奇心過了,再送給小伙伴”。 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(yǎng)出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識。邵娟指出,一些孩子會在青春叛逆期受到外界誘惑接...
發(fā)布時間:
2017
-
06
-
07
瀏覽次數(shù):90